二手hifi音箱推荐-二手hifi音响怎么选择
对于这个问题,想别我来回答你的要求?你想一步到位?还是二步到位?
你提出来的价位,想要一步到位的话,劝您还是买一付好的品牌高阻值的耳机,首先是练习自己的听感需求。
如果你想用这个价位,去搭配的话,需要的是时间,尽力。只能是听个响,非常不适合你。
仔细想想,有些事情看似方便,其实里面的奥妙,不是您想想的那么简单!
此路要走的话,希望年轻人考虑到自身素质及耐心程度!
如果让一个资深发烧友来推荐的话,6000元真的是只够买根像样的电源线,或者其他不重要的附件,因为在他们心中,唯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一套的器材才能称之为HiFi音响。本人结合多年音响领域相关工作经验,为你推荐了几种6000元左右的HiFi音响搭配,当然,对于有想买万元内HiFi音响的朋友也是非常好的参考建议。
桌面有源近场音箱如果你对于HiFi音响没有任何概念的情况下,希望买到万元内素质尚可的HiFi音响系统,那么购买桌面有源近场音箱翻车的可能性比较小,尤其是一些热门品牌,例如真力、ADAM、声擎、惠威等。单从大众接受程度来看,万元内的有源音箱销量第一非国产惠威所属,国民对于惠威的认可度还是挺高的,我个人也是认为其性价比慢慢。例如惠威M300MKII,3000元出头的价格,多年的经典爆款,三分频履带高音设计,听流行人声相当的毒。
此外,有源音箱还可以考虑英国天朗GOLD系列,同轴点声源鼻祖,绝对的英国HiFi声点饭。ADAM A3X、美国杰士R-51PM、真力 8010、德国EVE SC203、声擎HD6等等,仔细研究的话会发现这些产品多少都有些监听风格,正式这种相对中正的声音风格,很多录音棚或者音频相关制作的人员都会采用此类将产品。另外厂家内置的功放都是综合对比后最佳匹配,对于没有接触过HiFi音响的新手而言,翻车的可能性极小。
传统立体声HiFi音箱+合并功放万元以内还去玩独立的前后级或许不太现实,基本以合并功放为主,就我个人来看,对于音箱与功放的搭配,如果不想折腾,组好选择同品牌产品或者官方推荐的搭配。
HiFi产品非常之多,尤其在万元内的产品更是琳琅满目,相信即使从业多年的音响媒体编辑也未必全部熟知,因此以下的推荐仅是我本人了解的产品,如果你有其他好的推荐,欢迎评论。
达尼 OBERON3 博睿3 +天龙PMA-600
这套搭配五千出头,算是比较经典的入门发烧推荐系统。丹麦达尼近几年在国内市场口碑销量双丰收,整个产品线的性价比都很高,最出名的一款音箱是达尼皇太子,如果万元内只买音箱的话,那我就首推这款了。现在的天龙音响和马兰士、宝华韦健、polk audio这些都是属于同一集团,早年整合后的天龙、马兰士产品已经开始有互相借鉴互补技术的情况,促使天龙HiFi产品更具音乐性,马兰士影院功放也鉴于音乐和**。这款天龙PMA-600也是其代表之作,更高一级是PMA-800,推很多万元内的书架箱都非常不错。
尊宝C93II +天龙PMA-600
同样来自丹麦的尊宝音箱,尊宝特有的铝制中心相位塞自己LDS长冲程折环。这款音箱的低音单元为6英寸HCCC合成硬锥盆,回弹速度快,低频清晰有弹性。
国产派扬P6+A201
相当靠谱的国产精品发烧音箱,整套下来六千多点,音箱单元使用的是进口VIFA品牌,有人算过光喇叭单元成本要仅3000元,可能厂家批量拿货会低一些,但足以说明这款产品的性价比。一般4000左右的音箱喇叭单元成本不超过千元的。这款音箱也被国内知名音响杂志《高保真音响》评测过,给予不小的赞赏。丝膜高音在高频的延伸性非常高,也更加细腻,大部分表现全面的音箱都已丝膜球顶高音为主。
这台功放也是相当全面,功能和用料都是HiFi音响级别,居然还支持WiFi无线连接手机,真是方便了当下的手机音源用户。
瑞典XTZ spirit4+傲立M-one
记得第一次感受到HiFi音响的震撼就是来自XTZ音箱,那是一对钢琴漆颜色的99.26,目前依然有售。6000元价位内推荐这套瑞典XTZ spirit4+傲立M-one,如论是进场桌面使用还是放在音箱脚架中场聆听都不错。XTZ这个品牌起步晚,虽然 历史 不如其他大厂,但采用知名单元并且以性价比称著。
其他可推荐的产品,还有很多,就不一一例举,我认为虽然六千元的预算并不多,但是想要买到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产品,还是要多看多了解,切勿跟风购买。
我真想可以用语音同你沟通。但是这里冇办法只能用文字 文字说得没有语音咁流利,请见谅。
其实6000元呢个预算可以组合一套挺不错的HiFi,音色仲不错添。甚至可以媲美过万级数嘅器材。但系我唔会教你点样去执。
因为关键嘅唔系用6000千蚊能执到什么的组合,而是你先对音响有一个正确嘅认识。你可以阅读我曾经分享过的HiFI感言,有一段是这样说的,「当一个人决定购买一套HiFi音响的时候,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就是一种标志了:首先标志着生存能力,其次标志着生活品味。一套好的音响涵盖了一个人的文化、气度、财力。一套音响永远离不开这三件套,音箱,功放,音源,面对市场上这么多音响品牌,有时候在一种特定气候的下面,它会变成恒河沙数,如幻影一般的,冲冲而来冲冲而去」
每一件器材都有她背后嘅 历史 ,包括音箱、功放,音源。如果你看中她,应了解她的 历史 。,多看、多想、多听,慢慢从这个过程。找到你喜欢你想要的,合适自己口味嘅音响。并不是走去那些卖音响嘅店铺,听那些推销员,或者在杂志网络上胡乱吹嘘既水军水手,那些不是玩音响嘅人,这些是卖音响嘅人,他们无法告诉你什么样嘅音乐是好音乐,什么样器材才是好器材,他们只有一个目的,就是把利润高嘅产品推销给你。他们完全忘记了音乐是一种 情感 嘅体验。
好喇讲咗咁多废话,还是正面的回答下这个问题吧,首先唔知你年纪多大,居住嘅环境怎样,听音区在什么位置,平时喜欢听什么音乐。列出与这些数据,才可以组合到一套适合自己嘅音响。选音响嘅次序系先选定音箱,再选放大器,最后音源。
功放建议找一台二手日系两千五左右的,纯立体声功放,这个价位AV功放不要考虑,音乐性都不怎么样,要么就是太老,比如早期的天龙A1估计也是2500左右,被评为最HIFI的AV功放。但太老,而且内部复杂,一点小问题都不容易搞。这个价位最不推荐购买欧美品牌,只能买很低端。如果是新机只有选国产,天逸,八达,声雅都可以考虑。
音箱方面,可以选欧美这个价位的二手箱或国产的惠威,如果地方小,何氏的复刻3/5A可以考虑,德生也有复刻3/5A,不过好像没公开销售,至少官方旗舰店没看到。如果二手,可以考虑三千左右的劲浪DB29,这箱我自己用过几年,性价比很高,不过声音比较活泼,不适合高频过亮的功放。
线材不建议花太多钱,可以买美国怪兽,价格低质量好。注意所谓的线材调音更多是心理,对声音真的有影响是模拟信号线,喇叭线影响很小,够粗就行。电源线毫无影响,电流够用就行。
可以考虑买一对好一点的有源音箱。省钱省事不后悔。要亲自试听,符合自己口味的就是最好的。
6000的确不怎么好办,不过给点耐性淘也没问题的。
你说的是组合或者一整套品牌的吧。
1、天龙、雅马哈、马兰士、安桥这几个组合音响都有比较好的,不过都是些小机小音箱的迷你音响。
推荐AE noe 1号, 加昌业的A1功放,超预算不多。
也可以用国产羽商6.10功放。性价比好点。 不超预算。
也可以去你当地的音响市场看看,有那种发烧友自己焊接的HIFI,性价比超高,来个2千多的功放,三千多两单元的书架箱,都买发烧友开的那种店的货,外国喇叭国产箱子安装,声音比同价的欧美牌子耐听多了,你再来个HTPC,安装个发烧级的声卡(必须是500元以上的,感觉贵的话还是买个DVD吧,几百一台,效果差),远比2-4千的CD效果好,还可以上网。 游戏 ,看**等等功能。
CD:天逸TY-20发烧cd机家用DAC解码器(1650元)
功放:诺普声 PM2011 hifi 电子管 发烧 功放 ( 800元,价廉物美)
输出功率:120W+120W.
音箱: Nobsound/诺普声NS8800 落地音箱 双8寸中低音 (1780元)
频响范围:40-20KHZ.(这款音箱的参数好过一般音箱,40HZ超低音可以使大地颤抖)
以上是淘宝网 音响,价格,买回后可以请电器修理店师父来家安装。
另外还需要买“秋叶原 音箱线”(6-7米就可以,5-8元1米),不要买几百元那种高价线,没必要。
二手的新人不推荐!
两个思路:
无源系统,也就是一对音箱加一台功放。按你的预算进行拆分就是音箱差不多3千元,功放差不多三千元。这个价位肯定只能考虑书架箱了。丹拿,宝华,劲浪,之类的大牌这个价位的书架基本都是卖品牌,声音很一般,所以不建议购买。偏小众一点的监听品牌比如ATC,PMC,又没有这个价位的产品,所以推荐国产的经典款。注意,是经典款!因为真正好声的国产音箱的确很少。比如金琅的悠闲系列,惠普小旋风之类的产品,可能会略超预算,但物有做值。然后,一些“二线”的进口品牌入门级的产品,也会有至少及格的声音表现,例如意力的debut,psb 的imagine,都在三千元上下。搭配这些音箱可以考虑国产的新德克XA6200或声雅A88,推力够,声音略粗,毛病少,在你的预算范围内。同价位的日系机,英系机,例如天龙,马兰士,NAD的功放不太推荐,因为先让音箱吃饱是前提,这样品牌的入门级功放虽然品控更好,但推力的确很弱。
另一个思路是有源音箱一对,六千的预算,我听过的不错的,真力G1,雅马哈的Hs8,亚当的T8v都完全能满足初烧的需要。
如果预算有限,可以把目标定格在国产品牌上,而且定位为5.1声道家庭影院系统。资金分配为功放2千元左右,落地主音箱3千元左右,中置环绕音箱1千元左右,低音炮可以不买。建议向商家购买整套器材,不要自己搭配。整套购买的好处在于可以得到最大的优惠,商家还会赠送发烧线材。国产功放有“天逸”等可以选择,国产音箱多产于广东,建议购买三分频音箱,也就是有低、中、高三种喇叭装配的落地音箱(如果家里场地限制,也可考虑书架音箱)。尤其是低音喇叭尽量采用8吋,这样可以省去低音炮的投资。至于其他诸如影碟机、CD机、多媒体播放机、网络盒子等不在讨论之中,可择需选购。最后需要说的是,国产音响器材已经有了长足进步,搭配好的话,一样可以有好的音效。附图为本人多年前配置的国产音响,至今依然在用,音效不错。
天逸CD1600元,天逸立体音功放2000元,余2400元买书架箱,(钟悦)音箱,很悦耳,重太很好,音质可跟进口二万元比。
如果说真话,我建议把预算提高到1.5万,即便如此这也仅仅是一个入门,但是你不会浪费钱和时间。无论是摄影器材还是音响器材,买你能买得起的最贵的最省钱,这些消费都归于奢侈品消费,既然是奢侈品消费就记住一定不要追求性价比,这一类消费范畴没有性价比,凡是所谓的性价比高的往往都是垃圾。另外要远离国内的老李老王老赵这种器材,基本上是白扔钱。
音箱推荐丹拿意境M20,实际成交价6500左右。或者宝华的600系列或者700系列的书架箱,大概价位也差不多。
功放推荐山灵A2.2,6000左右。最差也得天龙PMA800NE,大约3300。
音源有三个选择:1.山灵随身听无损播放器M5S,2000元。2.山灵CD1.2,大约3000元。3.享声A1,大约3000元。
线材推荐台湾MPS的线,货真价实,尤其单晶铜线很不错,喇叭线加音源线大约2000就差不多了。
听音乐要建立一个 健康 正确的听音观,像童丽之流口水味精歌要远离,大编制试音最好拿德沃夏克第九交响乐、红衫仔、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、索尔第指挥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甚至是马勒的超大编制交响乐来试。人声推荐用王菲的天空、诺拉琼斯的远走高飞等来试。
配图是我自己的系统,大约不到五万元,其实也是入门级的,仅供参考。
配套1万元左右的入门级HIFI音响,请教大侠怎么配置?这些东西可以网购否?
Hifi音响和数字音响最大的区别在于声音进入电子管后,是否对输出的声音进行较大的渲染。而这种渲染虽然听某些音乐会有特殊的快感,但是会对音频原声进行较大的破坏,所以Hifi音响的价值就在于不让音响的渲染破坏音乐本身的表达。
在此基础上,一款Hifi音响必须保证音效、外观和功能的一致性,它才不至于有违和感。巫·喀秋莎就是这样一款桌面Hifi音响。模拟类功放使得原声乐器在它的喇叭播放下依然不失音色,还原了这些音乐的大部分细枝末节。
桌面hifi音响巫·喀秋莎
买一套好的音响,应该怎样选择?
hifi属于小众市场,如果开实体,一个月可能就卖出几套产品,但是单品的利润很高,但是很可能商家也付不起人工费店面费,所以目前市面上卖hifi的是越来越少,很多都转战网络了。
虽说不能听不能摸,但是现在有些商家提供了7天的无理由退换货时间,那岂不是方便了大家?
1W左右可以选择纯笛的H-1+H60+S701,如果喜欢低频,喜欢兼顾**,可以选择H-1+H60+H201。因为没有广告费用和渠道开发费用,所以价格平易近人,以上两套价格都是1W5左右,效果完全可以和几倍的国外进口产品对比。
购买音响不仅要眼观、耳听,更重要的是明辨,从挑选品牌、型号,不断地奔波于搭配、比较、试听,痛苦地在预算和理想之间作出妥协,还要通过各种杂志、互联网翻查各种资料,拿到更多的评论,到最后还要选择好的经销商,毕竟市道不好,JS(奸商)使用的手段层出不穷,轻者买到高价货,重则买到假货。本人近期也在物色适合自己的器材,积累了一些经验,与大家分享一下: 一:喜欢哪种类型的音乐? 因为音响买回去是给自己听的,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特定音乐种类,或是古典;或是摇滚;或是民谣;或者歌剧;或者爵士等等,我相信没有人会同时喜欢上所有种类的音乐,就算是兴趣特别广泛的人,也是会对某几种类别的音乐情有独钟。而对于器材,往往只能擅长表现一定范围的音乐种类,例如欧洲方面以英国为代表的音箱,以其醇厚、甜美的特性尤其擅长表现器材,则在动态和力量方面取胜,适合播放一些动态大的音乐,例如**音乐、摇滚或者大场面的配乐,因而HI-FI界有“英国声”、“美国声”的说法,代表两种最常见不同风格的流派。 二、挑选好的音响经销商 我认为挑选好的经销商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。因为我们最后都要通过经销商才能把所有器材买到手。先定一个好的经销商,不但保证自己能买到货真价实的东西,同时好的经销商还会对挑选、比较到最终的购买整个过程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,选择到好的经销商,将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买到满意、货真价实的器材。 a.从店面看 现在经销商一般分成两大类,一种是主要做“街客”的,就是不懂什么HI-FI,仅看产品外观的价格,销售人员说几句好听的话就飘飘然掏钱的那种。这种店面一般都是装修得富丽堂皇,摆上几大组器材整天猛播《刘德华演唱会》之类的。如果你真的想买HI-FI就赶快逃吧,那里是卖家具的!另外一种就是主要做HI-FI发烧友的生意,这样的店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。一般会有两种:一种主要做零售的,这些店一般装修都很朴素,装修设计着重考虑的是声学原理。一般会设专门的听音区,隔音效果比较好,大门一关就可以将外面柜台的声音隔开了。这种试音室能比较好地听出器材的“全貌”,因此这是最基本必备的条件。 b.从店员的推销方式来看 店员的素质可以真实反映一家店的水平。可以说,现在很多常见的音响连锁经营店,广告做得很足,但其店员都销都是没有什么HI-FI知识的,这个就不说了,即使不少销售知名HI-FI品牌的代理店,其店员的素质依然不敢恭维。如果你看中哪款器材,提出试听的时候,他们会问你什么时候买,如果真的想要就可以进行试听(奇怪,我没有试听怎么能决定买呢?这点逻辑都不懂?)这样的店纯粹就是骗子。或者即使给我试听了,随随便便接上就让你听,怎么能听出效果呢?说白了,这些店员就是没有HI-FI素养。好的经销店的店员,是非常理解和了解发烧友的购买过程和心理,知道会玩HI-FI的人没有多次的试听比较是不会随便下决定的,所以他会表现得很耐心,一般要哪台器材就接哪台器材让你听,想听什么碟就放什么碟,而且尽量会按排一个最好的环境让你听到器材最精彩的演绎(器材播放得不好我会买吗?)。在你试听的时候,除非你跟他说话,否则他不会打扰你,不会即时推销器材如何好如何好,但会给你一定的提示和指导。在广州,目前我觉得做得非常不错的有好几家,我有时候为了听一款器材反复去打扰他们,他们都很耐心地招待我。象广州的丫琴音响,坐落在大沙头一层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。 c.从经销商负责人的谈论内容看 一般经销商老板都懂一些HI-FI知识,但懂多少就会因人而异了。店好的一般是懂行的老板,他本身就是发烧友,而且很客观评论各种器材的情况,所以交谈中可以得到许多音响和音乐的知识;相反一些不是太在行的老板只会说,这台机效果好啊,音色漂亮,层次分明等等一大推“行货话”。还有一种是处于中间层次的老板,这部分的老板本身具有比较好看音响知识和搭配经验,但是商业味道比较浓,往往对自己代理的器材称赞有加,但对不是自己代表的器材廉价很低或者回避评价。这部分老板就要小心应付,要分辨其议论的真实性。我曾经了解到有一个电台音响节目的主持人,本身就是开店的,所以他在给听众做推荐的时候,推荐的几种都是他自己店里代理的产品,这算是比较有商业头脑的老板,但最终对顾客却不是一件很好的事。 d 看有否网站和自己的论坛 经销商一般很少有网站,做得好的也不多,可能不少经销商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。网站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一个平台,让顾客和销售商有一个沟通的平台,敢开网站敢开论坛的,说明非常重视顾客的反馈意见,也重视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。这种经销商是值得依赖的。象天津爱HIFI音响平价屋音响店,老板叫赵立明兄,不仅仅是做生意,还专门开网站普及音响知识,他的论坛相当的火,而且对待每一个来看音响的朋友都非常热情,据说为人和人品相当有口碑\发烧友对其的评价很高。还有北京的老关,自己做胆机出了名,但价格一点也不涨,用料反倒越来越好,现在开了网站和公司,影响越来越大。 三、不要迷信所谓的“名牌” 名牌往往是质量和实力的促进证。在音响界,各种名牌有许多,在不熟悉每个名牌下面产品系列的特性时,往往把名牌等同于“靓声”,这是一个非常致命的误区。现在音响市场还很不规范,许多音响厂商往往就是只炒作品牌,不做品质,往往做出一大堆牌子响亮的“音响家私”,例如会开设很多专卖店和概念店。另外,一些国内厂家原来在HI-FI的路线,开始把目标客户转向非发烧的消费者,开始注重销售门面的装修和过分追求器材的外观,器材的内部质素并不见有太大的飞跃。而某些外国很有名气的品牌,也开始在国内进行组装生产,其素质相对原厂货还是有一定的差别。相反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牌子(可能在HI-FI界已经比较有名气,但业界以外的人知识不多),由于其注重提高素质大大多于注重品牌的炒作,反而可以制作出“靓声”的产品,进口的器材更加是这样,一些少人知道的牌子往往才是好东西,所以品牌要考虑,很多朋友都喜欢买老的音箱和2手进口音箱,我在天津爱HIFI音响平价屋看见很多喜欢买2手音箱的人,这样的人似乎比较了解其中的原由,看来近几年出产的音响的确不如以前的了。 四、不要相信外表 好的器材外表不一定好看,通常很简练,对音质提升没有用的功能能省就省,但制作工艺一定会好。“好看”永远不等于“靓声”。 五、不要比价格 对于音响器材,价格往往不能完全反映基素质,10000元的器材当然会比1000元的器材好很多,但是卖5000元的器材就不一定比卖4500元的器材要好,档次越接近的器材更加是这样。因为每个厂商的设计水平不一样,所用元件不一样,零件进货渠道不一样,成本控制水平不一样,销售渠道费用不一样,广告投入不一样等因素,造成水平接近的产品往往市场价格相差很大,因此不要迷信价格,一定要去听和比较。而同一品牌下的情况相对好一点,定位高的器材用料方面一般都会比定价低的要好,但也不能百分百肯定,不排除厂家故意提高价格以提升某一款器材的档次,用料可能都是差不多的货色。尤其要特别注意一点,购买的时候需要克服一个比较常见的价格心理误区,具体是当你看中一款器材,比如8000元的一对音箱,而且你觉得自己有经济能力进行这笔投资的时候,往往你的购买思维就被目前这件器材锁定了,当你去听另外一对卖6000元的音箱时,往往由于自己的购买思维被销定以及价格心理的影响,很多时候会认为6000元的音箱各方面都不及8000元的箱子。由于你买得起8000元的箱子,钱没有花尽总觉得不舒服,自然最后就会选择8000元的音箱。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购买定性思维,我刚才已经提到,价格贵的不一定真的比价格低的好,或者可能是各有长短,因此买的时候,尽量不要带着“价格”这个有色眼镜去感受器材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